全屏 定海区街道地图 定海区乡镇地图 试试看!

相关搜索:浙江舟山地图 舟山地图查询 舟山地图 三维 宁波舟山地图 舟山定海地图 舟山大桥地图 舟山跨海大桥地图 舟山沈家门地图 舟山桃花岛地图 舟山朱家尖地图
456地图-→ 浙江省地图-→ 舟山定海区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舟山地图 辖区: 【定海地图 | 岱山地图 | 普陀地图 | 嵊泗地图】 其他: 【查车架号】 【二手车查询】 【出险记录查询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定海区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定海身居我国东海,位于长江口与杭州湾的交汇处,北靠富庶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与沿海发达城市上海、南京、杭州、宁波抵背相依,又与最具潜力的上海浦东开发区和宁波北仑开发区一衣带水,毗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普陀山、国家级生态公园朱家尖岛,海岛风光秀美,气候宜人;全区共有大小岛屿128个,总面积144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68.8平方公 里,海域875.2平方公里,拥有海岸线400多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36万人,辖7镇3乡6街道。在定海和上海、宁波之间联起了“蓝色通道”,舟山普陀山机场与全国各地架起了空中通途。

中文名称: 定海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浙江舟山
地理位置: 位于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
面积: 568.8平方公里
人口: 36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普陀山,朱家尖岛
机场: 舟山普陀山机场

基本概况

   2008年定海区按照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原则,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为重点,有序地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工作扎实开展。加强宣传,精心组织,通过各种途径,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全区共有30913人参保,参保率为74%。认真开展医药费结报工作,组织参保居民进行了免费健康体检。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更趋规范。制定并实施《舟山市定海区职工医疗保险卡使用办法(试行)》,实现了门诊医药费用直接刷卡结算。与24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医疗服务协议,逐步实行定点药店制度,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强化医保基金的监督管理。完善定点医疗机构考核办法,修订完善了内控制度,加强日常管理,确保医保基金不流失。
  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工作逐步完善。按照上半年基本完成补参保任务的目标,目前补参保任务基本完成,实现了即征即保。同时深入基层调研,对情况特殊的乡镇(街道)和行政村进行了个别指导。完善了失土渔民的社保政策,为实现全区养老保障制度全覆盖打下基础。
  其他社会保险工作稳步实施。严格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和《工伤认定办法》,进一步规范工伤认定程序,2008年共依法受理工伤认定申请44件,作出决定28件,撤销申请l3件。继续开展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参保人数稳步增加。全年新增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32人。

历史事件

  舟山群岛是祖国最大的群岛,明代就叫舟山。
  到了清朝,只因康熙皇帝觉得,舟山的地形像一艘船在海洋中漂浮着,似有轻舟荡漾、摇摆不定之感,于是就下诏改“舟山”为“定海山”,赐名定海县。
  定海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千百年来,勤劳朴直的舟山人在这里繁衍生息,安居乐业。正如流传至今的歌谣所说:“农家结屋傍城濠,沿街听卖碗儿糕。”街头巷尾朗朗的童谣,更把这一幅风情画描绘得形象生动:“正月放鹞子,二月剥瓜子,三月清明抬轿子,四月种田插秧子,五月吃粽子,六月热天扇扇子……”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生活景象。
  舟山群岛星罗棋布地散落在长江口东海之滨,地处中国沿海的中部,兼有政治、军事、交通、商贸上的几大优势。在19世纪,对急欲向外扩张的英国来说,军事上的战略地位尤显重要。他们认为舟山群岛是广州与北京的中段,接近几条通航的大河河口,能给侵华远征军提供一个设立司令部的合适地点。故而,1700年开始,英国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国政府提出设立商馆、让给岛屿、开放舟山等地为通商口岸等等要求,表现出对舟山群岛强烈的觊觎之心。
  在他们的无理要求遭到清王朝断然拒绝之后,1840年,英国政府发动鸦片战争,悍然下达占领舟山群岛的命令。从此,一场暴风雨降临到定海人民的头上。
  这一年7月5日下午2时,英国侵略军首先向定海道头发动炮击。定海总兵张朝发率水师2000余人迎战失利,壮烈牺牲。县令姚怀祥率领军民在城内继续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次日凌晨定海东门被装备精良的英军攻陷,姚怀祥退到北门,满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一腔悲愤,在定海城北投梵宫池殉国。这就是鸦片战争中的第一次定海之战。
  英军进入定海城以后,定海人民奋起反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抛掷砖石,污染水源,坚壁清野。英军得不到新鲜食物和清洁的饮用水,官兵中疫病流行,从7月到12月短短半年时间,总共4000人的占领军中,患病的竟多达5000多人次,死亡448人。
  9月16日,正值秋天,英陆军上尉安突德在定海城西北青岭岙上测量地形,偷绘地图,被定海盐仓青岭村村民包祖才发现。包祖才鸣锣喊来乡亲,并同其弟包阿四等一起,将安突德活捉。乡亲们兴高采烈,把安突德押送到清军大营。这个俘虏成为以后中英谈判的重要条件之一。
  1841年2月23日,定海镇总兵葛云飞、寿春镇总兵王锡朋、处州镇总兵郑国鸿,率官兵3000,摆开阵势,前去收复失地。7个多月来,英军日夜惊恐不安,如今见三总兵的部队声势浩大,而己方却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只得于1841年2月25日撤出定海城。
  可是,舟山对于英国侵略者来说,实在太重要了,他们岂肯轻易放弃。当年9月26日,英军又集中了29艘舰艇,4000多侵略军,向定海城气势汹汹地扑来。
  三总兵率清军5800余人,齐心协力,与侵略军浴血奋战了整整六天六夜。这六天六夜啊,枪炮声、厮杀声伴随着沉闷的雷声响个不停,倾盆大雨昼夜狂泄,狂风咆哮着摇撼每一户人家的门窗,定海古城的街巷里发出声声呜鸣,平地积水淹过膝盖。舟山人民眼见得定海守军吃饭都困难,纷纷冒着生命危险,把饭菜送到前线,同守军并肩作战。
  六昼夜血战,身先士卒的三总兵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同日壮烈殉国,所率5000多将士,也将英雄的热血洒在疆场上,充分地昭示着中国人民不可侮、中华疆土不可侵的浩然正气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风雨泣英烈,草木悲壮士。
  定海城第二次被英军侵占。不屈的舟山人民纷纷揭竿而起,前仆后继,开展保家卫国的斗争。1842年6月7日,定海县36岙的老百姓齐集神庙,订立盟誓,发布了2000字长的《定海县人民告白》,号召全体舟山人民行动起来:齐心抗击英军。各地群众纷纷组成船勇、舵勇、枪勇、水勇,在城里、在海上、在郊外,阻击英军,伺机杀敌。英国侵略军士气一天比一天低落,处境一天比一天被动,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最后,英军又一次被迫退出定海。
  160多年过去了,经受过历史暴风雨吹打的定海城,依然屹立在东海前沿。今天,我们可以告慰先人的是,旧中国有海无防、军无战力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当年浸透烈士鲜血的山岭上,建起了三忠祠和鸦片战争纪念馆,以纪念先烈,永昭后世。

历史名人

  定海英才荟萃、名人辈出,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安子介、全国政协副主席丁光训、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的 故乡。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这里曾出过朱葆三、刘鸿生、董浩云、三毛等近百位名人,是全国著名的侨乡。

文化遗产

三毛祖居

  三毛祖居在小沙镇陈家村,离定海城24公里。三毛本名陈平,她是旅居台湾的作家,她一生著书数十部,被称为“多产作家”。她的作品在台湾、香港、澳门及东南亚各国流传很广。三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1989年3月,专程回乡祭祖,她在其祖父坟前边哭边用定海方言说“阿爷(祖父)!我回来啦。”返回台湾时,在其祖父坟前挖去一撮泥土,以示永远不忘故乡。家乡的人们为有三毛这样多才多艺、有情有爱女作家而自豪。
  1991年1月4日,三毛不幸逝世。小沙镇为纪念三毛,从1996年开始就着手三毛祖居的修复工作。2000年12月28日,隆重举行了三毛祖居开放仪式。三毛胞弟陈?、姐姐陈田心等专程从台湾赶来参加了仪式。“三毛祖居”以影像、图片、文字和物品展示。内容分五部分:一、“充满传奇的一生”。介绍三毛为人处世、个性和经历。二、“风靡世界的作品”。展示三毛23篇作品录和三毛全集。其中,三毛饱含深情写作的《撒哈拉的故事》等作品。已被15个国家译成英、法、日、西班牙文字。三。“万山千水走遍”。用大屏幕图标出了三毛到过的59个国家和地区。介绍她生命中的一次壮举——奔赴中南美洲,考察12国文化和印第安人的历史。四、“亲情、爱情、乡情、友情”。介绍三毛爱祖国、爱家乡、爱朋友、爱父母,介绍她保留的民族文化心理和道德情操,尤其是她1989年回乡探亲时恋乡、恋土、恋亲的动人场面。五、“想念你,三毛”。介绍人们对三毛及其作品的思念和赞叹,激发爱国爱乡的热情。[1]

马岙古文化遗址

  马岙在本岛西北部,离定海城11公里。马岙古有99个土墩,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已发掘29处,总面积为14万平方米,其中属新石器时期的12处,属商周时期的8处,尚未探明的9处。出土文物500余件,其中属新石器时期的300余件。文物中的石器有斧、刀、?、镞、凿、犁、镰、斫砸器等。石器中有少数是通体磨光的。陶器以夹砂红陶为主,少量为泥质灰陶和夹炭黑陶。种类有釜、鼎、罐、盘、豆、壶、纺轮等。其中夹砂红陶、小口球腹环底釜、鼎居多。纹饰以素面为主,也有绳纹、弦纹和划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省考古学会的专家鉴定,基本具有良渚、河姆渡文物特征。说明定海已有六千年左右的人类史。
  马岙古文化引起了考古、旅游专家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纷纷前来采访、考察。1992年以来,日本京都大学、天理大学和日本野外文化研究所的考古专家、朝日新闻记者也来采访、考察,他们对马岙古文化很感兴趣,说这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继地”。为了让海内外学者、专家、游客了解马岙古文化,马岙镇已新建了面积 平方米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这些珍贵的出土文物。[2]

黄杨尖山

  黄杨尖山海拔503.6米,位于定海城东北部。它是舟山本岛最高的一座山,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定海、普陀、岱山的大部分岛屿。根据地方志记载,传说三国时期的葛玄曾在此山修道多年,而且在黄杨尖的如意石得道升天的。因此,黄杨尖成了海上神山,成了道教文化的一大景区。
  葛玄,(164-244),字孝先,江苏句容人,早年在四川天溪洞和江西閤皂山修道,后至茅山从左慈学道,学得太清、九鼎、金液等丹经,后又避战乱到黄杨尖修道。他是道教葛氏派的创始人,道教尊他为仙翁。宋朝时二次受封,封为冲应孚佑真君。定海人称他为葛仙翁。农历正月初十,四月初十、十月初十是葛仙翁的节日。旧有传说,葛仙翁的牒能驱邪、有谚语称:“有人拜我生,送银一千两。”四月初十是葛仙翁的生日,旧时每逢这一天,上山请牒的人数以万计。
  葛玄在黄杨尖修道时留下的遗迹有茅蓬、炼丹洞、草药坊、仙水井、放娘石等等。另有传说,黄杨尖是各路神仙的休憩之所,道教推崇的八仙更是这里的常客。如今成为道教文化的景点,主要有:
  【仙水潭】 位于跑马岗南侧,面积约10平方米,水清凉有甜味,水深不可测,久旱不枯,久雨不溢,上下均无溪流,今年春天,还在潭里看到一条长尺余,背呈黑色的鱼,这水从何处来又从何处去,这鱼又是如何生存的呢?这还是个不解之谜。
  【蝙蝠洞】 在黄杨尖山的西南,海拔382米处,因其顶岩如蝙蝠状而得名。洞的面积约10平方米,南北相通。相传八仙中的张果老是混沌初开时的蝙蝠精,这个洞后人传说是张果老的休憩处。
  【炼丹洞】 在黄杨尖山海拔400米处。葛玄在黄杨尖修炼时,常背负铜鼎走1里多崎岖小道去蝙蝠洞炼丹,他的小徒弟以为葛玄年事已高,太劳累,故把茅蓬西侧的两个小山洞凿作炼丹洞。这炼丹洞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虽然几经改造,但基本框架未变。
  【茅蓬遗址】 茅蓬在黄杨尖海拔400米处。这是葛玄到此修道时亲手搭建的道观。五代十国时,黄杨尖的道观改为佛教寺院,葛玄被称为“葛仙翁菩萨”,茅蓬观改为茅蓬寺,抗日战争时被日军烧毁。
  【棋盘石与仙人足迹】 黄杨尖有东西两峰,棋盘石在两峰之间,长6.6米,阔3米多,平如几。世传,这是仙人弈棋的棋盘石。在棋盘石的东侧有一足印,相传这是八仙中的铁枴李所踩,世称“仙人足迹”。[3]

鸦片战争定海战役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中浙江抗英战役。广州休战后,清道光帝以为万事大吉,下令沿海各省撤兵。然而英国政府对义律在《穿鼻草约》中所攫取的特权仍感不满足,于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初十(4月30日)任命璞鼎查接替义律为驻华全权公使,扩大侵略战争。六月二十四日,璞鼎查抵香港、澳门,拼凑侵略军。除留军舰6艘、轮船2只以及陆军1300人留守各港外,其余军队倾巢而出。七月初五,他会同海军司令巴加(Sir William Parker,1781―1866)和陆军司令卧乌古,率领军舰10艘、轮船4只、运输船4只,装载陆军2500余人,驶离香港,自广东海面再次北犯。七月初十攻陷厦门,总兵江继芸力战牺牲。八月间,英军再犯定海。定海三面环山,北有晓峰岭,俯瞰县城,崖岭陡绝,临海有间道,由安徽寿春镇总兵王锡朋(1786―1841)出守;东为竹山门,滨海,港狭水深,由浙江处州镇总兵郑国鸿(1777―1841)守卫;南为道头,空旷无蔽,海陆往来要道,修筑土城一道长1430余丈,由浙江定海镇总兵葛云飞(1789―1841)据守,当敌要冲;西为九安门,山重叠,去海远。八月十一日英舰29艘,结集舟山群岛黄牛礁一带,侦察定海海面。十二日午后开始发炮进攻。岛上守军4000人浴血奋战6昼夜,而军粮匮乏,士兵每人每日只有光饼之类6两(约合今4两),后来每日只得3碗稀粥,日夜枵腹作战,给英军以重大杀伤。十七日,英军利用大雾天气,乘清军饥饿交困,分作三路:一由五奎山迎面攻打,一由东面东港浦,一由西北晓峰岭,向清军发动总攻。英军分番迭进,清军倚崖踞守。官兵日夜苦战,不得安息,食物又供不应时,饥疲交加,且连日下雨,衣甲尽湿,但仍艰苦战斗,往返泥泞,士气高昂,全力反击,实为“年余未有之恶战”。午后2时,英军从晓峰岭登陆,攻入县城,葛云飞、王锡朋、郑国鸿率军死守,最后壮烈牺牲。定海再陷敌手。在这次保卫战中,清军击焚英军大轮船1只,大兵船3只,舢板船多只,杀伤英军数百人。
  定海陷落后,英军供应困难,急谋进窥镇海、宁波,为其冬季驻军夺取营地。镇海位于甬江入海口西岸,东濒甬江,北临大海。甬江口西岸的招宝山与东岸之金鸡山夹江对峙,形势十分险要。由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驻守。裕谦(1793―1841),原名裕泰,字鲁山、衣谷,博罗忒氏,蒙古镶黄旗(锡林部盟商都镶黄旗)人。他反对妥协,坚持抵抗侵略,对镇海防御十分重视,在招宝山、金鸡山加筑了炮台和工事,增设了炮位,并于甬江口填塞巨石,暗钉木桩。各炮台共安装大小火炮86门,连同定海溃兵,共有防兵5000余人。其部署是:浙江提督余步云率兵1000余防守招宝山及其以西之东岳宫;总兵谢朝恩率兵1500人防守金鸡山;总兵李廷扬率兵数百防守东岳宫以西之拦口埠炮台(该炮台控扼江口,与金鸡、招宝两山的炮台互为犄角);沿江两岸傍泊火攻船只,凡可登陆之处,均挖掘暗沟,密布蒺藜,分驻兵勇。裕谦率兵1000余人坐镇县城指挥。八月二十四日,英军在镇海外海黄牛礁集结,二十五日完成临战准备。其进攻计划和部署是:以舰炮摧毁金鸡山、招宝山的炮台和工事,并阻止镇海县城清军增援,掩护陆军登陆攻占上述两山(以金鸡山为主攻方向);后面水陆并进,夺取镇海。登陆部队由陆军、水兵和海员2400余人组成,分为左、中、右三纵队。二十六日晨,左、中纵队在3艘军舰的掩护下开始进攻。中央纵队在金鸡山东北的突出部位登岸,即向金鸡山前进。左纵队乘舢板驶入小浃江登陆,绕攻金鸡山侧后。守军腹背受敌,仍顽强抵抗,多次同进攻之敌展开非常激烈的肉搏战,伤毙英军数百人。终因伤亡甚众,总兵谢朝恩受伤落海阵亡,金鸡山失守。与此同时,英军大型舰4艘,以200余门舰炮,对招宝山猛轰,烟火漫天。余步云贪生怕死,临阵不令士兵开炮还击,甚至单骑上城,谒见裕谦,以“保全数百万生灵”为词,请人向英军求和,以“暂事羁縻”。裕谦指责他:“苟且旦夕,况有伤国体。”后来,余步云又登城哀求裕谦说:“以伊一人身死,分所宜然,但家中妻子儿女三十余口,实属可怜1”裕谦对他说:“儿女情长,英雄不免,但忠义事大,此志不可夺。”余步云不听劝告,眼看英军欲登招宝山,便率先弃台逃跑,裕谦在城上鸣炮制止,余步云仍率部绕山逃往宁波。上午11时许,英军右纵队在招宝山登陆,随即占领,居高临下,俯击县城。守军登城抗击,英军以大炮俯轰,掩护步兵从东门蜂拥缘梯登城。裕谦见金鸡山、招宝山相继失守,镇海城危,大势已去,便怀着失地辱国的义愤,殚竭血诚,投水殉职。守军伤亡惨重,余部弃城逃走,镇海失陷。八月二十九日,英军进攻宁波,由镇海逃回宁波的余步云又与宁波知府、鄞县知县逃奔上虞,文武员弁溃散一空,宁波未战失守。九月初三,清廷派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皇侄奕经(1791―1853)为扬威将军,蒙古副都统特依顺(?―1849)、侍郎文蔚(?―1855)为参赞大臣,牛鉴(?―1858)为两江总督。并下令从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川、山西、甘肃、陕西等省调兵遣将,驰赴浙东。奕经离京后,一路游山玩水,蓄意拖延,直至二十一年十二月十一日才到达嘉兴,与文蔚等筹划反攻事宜。二十二年正月初一(2月10日),奕经等移驻浙江省城杭州。当时,从各省调来援兵1.1万人,召募水勇、乡勇2000余人,云集浙东,人人思奋,敌忾同仇。但奕经却诬蔑浙江人民十之七、八是“汉奸”;且又愚昧怯懦,指挥调度乖方,幻想侥幸取胜。十六日,他与参赞文蔚同时梦见英军弃陆登舟,联帆出海,宁波三城已绝夷迹,以为这是“吉兆”,决定采取“明攻暗袭,同时并举”的方针,兵分三路,全面反攻,一举克服宁波、镇海、定海三城。继而,奕经又往杭州西湖关帝庙占得虎头签,因寅属虎,据以择定“四寅期”为出师“吉日”,于壬寅年(道光二十二年)、壬寅月(正月)、戊寅日(农历二十九日)、甲寅时(四更),贸然分3路反攻宁波、镇海、定海。但是,奕经的计划早已为英军探知,并做好了应战准备,乘机进行反扑。在宁波,清军冲入城内,途中突遭英军伏击,伤亡很大,不支后退。在镇海,清军与英军刚一接仗,稍有伤亡,即行败退。至于定海,曾发动一次小规模夜袭,没有成功。奕经的幻想完全破灭。英军乘胜反扑慈溪,负责前路指挥的文蔚首先弃营宵遁,全军遂溃。奕经等仓皇逃回杭州,从此不敢再战。当时浙江传出一副对联:“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描绘出了这批官僚的丑恶嘴脸。

福州定 海

  定海地处闽江口北岸定海湾、黄岐半岛西南突出部,与马祖列岛隔海相望。定海是连江县的一个重要渔业村,又是福建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00年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有1779户,人口7720人。 定海村位于北纬26°14′~26°19′,东经119°47′~119°50′,形如单臂出拳,富山海之利,得风气之先,是东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
  定海历史悠久,文明昌盛。早在2000年前就有“闽越族人”在此繁衍生息。村落形成于西晋太康年间(280~289年),时称“亭角”,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自唐朝开始,分出“大亭”(今大埕)、“小亭”(今筱埕)。定海以海为田,日益发展,当时已初具规模。五代时,闽王王审知以定海湾为中心开辟了福建历史上最早的对外贸易港——甘棠港,与泉州的“刺桐港”齐名,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至宋代的中晚期,定海以山海优势,发展渔狩、海运发达,贸易繁荣,人口不断增多,近年来发掘的宋代沉船及大批古陶瓷等海底文物即是当时定海作为渔商港的有力佐证。
  定海扼江口、控海道,地势险要,素称“闽江北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元设巡检司、立千户所。明洪武间,为防倭寇,建筑城堡,增设小埕水寨于千户所旁,为全省五大水寨之一。清置游击署,被当作省会门户,享有“会城重镇”称誉。历史上,倭寇侵扰我国沿海长达200余年,定海一直是闽东沿海抗倭斗争的前沿阵地。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曾连续四次自定海登陆,侵犯连江县境和福州等地。土地革命时期,邓子恢等来连江指导农民运动,发动抗捐减租斗争,革命火焰也在定海村点燃,打土豪,分土地,贫苦渔民纷纷加入红军队伍,民国23~24年(1934~1935年)冬春之交,国民党派重兵“围剿”连(江)罗(源)苏区,大量捕杀革命干部和参加红军的农民,定海村方举全等6位游击队员参加反围剿而英勇牺牲。民国37年8月间,定海村渔民、船工在中共“城工部”地下党员陈扬斌、王细林等人宣传鼓动下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反渔霸、反渔牙的斗争,成立了定海历史上第一个中共党支部,震撼了国民党在定海的反动统治,为连罗武装斗争作出了贡献。民国38年8月16日连江解放后,国民党残余势力仍盘踞马祖列岛,定海仍是福建省海防最前哨,负有和平统一祖国的使命。 定海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10多公里,海域面积约130平方公里,岛屿36个,境内的定海湾有“天然良港”之誉,是福州市外港码头的最佳选址之一。定海渔业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尤以“鲜活”而名闻省内外,拥有石斑鱼、真鲷、鲍鱼、竹蛏、红鲟、龟足贝等海珍品,素有“丁香鱼王国”、“海带娘家”之美称,其产量产值均居全县前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定海人本着“勤劳诚信、务实开拓”的创业精神,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念好“山海经”,按照“123”经济发展战略,即“一个加热”——加热水产品加工业;“二个开发”——综合开发养殖业,开发山地资源;“三个发展”——巩固发展捕捞业、控制发展采壳业、稳定发展海运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996年产值超亿元,成为筱埕镇第一个亿元村。海洋捕捞、海水养殖、海底采壳、海上运输、海产品加工和商业贸易六大海洋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化生产体系。定海湾长澳工业小区成为全省最大的丁香鱼加工集散地,产品畅销台湾、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定海古港距马祖岛仅7海里,距基隆港132海里,可开发20多个5万吨级的深水码头,将成为“海上福州”的厚实北翼。
  定海山清海秀,人杰地灵,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备。境内山峦逶迤,海岸曲折,岩壁沙滩,明屿暗礁,夹以绿树红花,浪飞鸥翔,桅跃樯动,构成旖旎的滨海风光。
  改革开放以来,定海的海洋产业初具规模,工业基础不断壮大,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商业贸易逐步推进,渔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集体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456三维地图】网址www.map456.com,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map456.com)-456地图 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